關注「電動車公社」
和我們一起重新思考汽車
以下是上周新能源圈的新聞:
新車上市:
AITO問界M7申報圖曝光;
騰勢首款MPV官圖發布;
自游家NV核心看點首次公布;
吉利帝豪L雷神Hi·X 4月14日亮相;
全新威馬E.5 4月15日上市;
售21.58萬元起,比亞迪漢家族全新上市;
公司動態:
賈躍亭被法拉第未來解除職務;
嵐圖汽車、百度就汽車智能化達成戰略合作;
長安汽車新能源車型UNI-K iDD面臨漲價;
蔚來合肥工廠正逐步恢復生產;
長安汽車發布純電品牌“深藍”;
主打換電車輛,曹操出行簽約睿藍汽車;
長城汽車旗下魏牌宣布漲價;
特斯拉跑車Roadster重新開放預訂;
林肯純電動概念車將于4月20日發布;
本田計劃到2030年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
奔馳計劃到2030年將碳足跡減半;
飛凡汽車再調價,最高漲1萬;
廣本整合廣汽謳歌品牌資源加速電動化;
國內新聞:
工信部要求車企OTA必須備案;
何小鵬稱國內整車廠或面臨停產;
國際新聞:
Stellantis和高通達成合作;
遠景動力宣布在美新建動力電池工廠;
奔馳EQXX高速續航實測突破1000公里;
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自動駕駛汽車已全面搭載真正冗余傳感系統;
特斯拉得州工廠開始交付新車;
車企銷量:
3月我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28.2%;
福特中國第一季度在華銷量12.5萬輛;
威馬3月交付新車5516輛;
長城汽車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51萬輛;
奇瑞汽車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53054輛;
新車上市
1、
AITO問界M7申報圖曝光
4月15日,AITO品牌第二款車型登陸工信部第35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尾標顯示其將被命名為問界M7。
據悉,問界M7相比于問界M5更大,其長寬高分別為5020×1945×1775mm,軸距則達到了2820mm,能夠采用6座的車身布局。動力方面,新車將繼續搭載1.5T增程器+電機組成的增程式動力系統,電池制造商為寧德時代。智能化方面,問界M7依然會搭載華為的鴻蒙智能座艙系統,并將配備高階輔助駕駛功能。
問界M7定位于中大型SUV,“華為汽車”的標簽是其重要的一個賣點。不過在3月份,問界M5的銷量剛過3000臺,有人認為已經超出預期,但也有人認為距離余承東承諾的年銷30萬臺還相去甚遠。你們覺得,背靠華為的問界能否殺出一片天?
2、
騰勢首款MPV官圖發布
4月15日,騰勢首款中大型高端豪華MPV官圖正式發布,預計售價超過45萬元。據悉,新車采用2+2+3的7座布局,第三排座椅可實現純平放置,而動力方面依然由比亞迪提供,分別采用DM混動和EV純電兩種動力形式。
騰勢在最近的一段時間里真可以說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但在比亞迪收購騰勢股份、占比超過90%之后,似乎有意要把騰勢打造成比亞迪旗下的高端子品牌。
此外,騰勢品牌更新后的第一款車就是MPV,可見新能源車的產品力著實是對MPV領域產生了降維打擊。因此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涌現一大批新能源MPV。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先當等等黨,觀望一下。
3、
自游家NV核心看點首次公布,增程版工況續航可達939km
4月15日,自游家汽車首次公布旗下首款車型“自游家NV”在續航、動力、安全等方面的核心信息。
據悉,自游家NV定位為豪華中大型城市探索SUV,共推出純電、增程兩種動力模式,其中純電版CLTC工況續航里程550km;增程版車型WLTC工況續航里程939km(CLTC工況續航里程超過1257km)。
在動力方面,自游家NV全系標配iAWD智能雙電機四驅系統,支持運動、越野、彈射、濕滑路面等7種駕駛模式。電機為高效永磁同步電機,其中增程版車型最大輸出功率270kW,最大扭矩526N·m;純電版車型最大輸出功率280kW,最大扭矩452N·m。全系車型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9秒。
自游家NV原定在3月31日公布產品核心信息并開啟預售,但受疫情影響,自游家NV預售發布會進行了延期。按照官方原計劃,該車于今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預訂,9月啟動交付,但最新消息是,該車預計交付時間定在今年第四季度。
看來,理想和嵐圖又要有新對手了。
4、
吉利帝豪L雷神Hi·X 4月14日亮相
吉利旗下帝豪L 雷神Hi·X將于4月14日正式亮相,是基于雷神混動平臺打造的PHEV插電混動車型。外觀方面,新車整體基于現款帝豪L打造,配備了17寸低風阻輪圈的同時,也針對細節處進行了調整。據悉,新車將搭載1.5TD-3DHT雷神智擎系統,綜合最大續航里程1300km,0-100km/h加速時間6.9秒,饋電油耗3.8L/100km。
與此同時,吉利官方表示:2022年吉利將全面加速向新能源轉型,帶來雷神油電混動、雷神超級電混、純電等10余款新能源產品,其中5款以上是搭載了超級電混的大里程PHEV車型。
從參數來看,這次比亞迪DM-i又要迎來新對手了。但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老大和老二神仙打架,死的往往是老三……你們覺得,像比亞迪、吉利、長城、長安這樣的自主品牌,能不能借著電氣化的機會趕超合資車企?來評論區聊一波!
5、
全新威馬E.5 4月15日上市
威馬宣布將于4月15日正式上市2022款全新威馬E.5。新車采用IP68 標準三元鋰動力電池,提供超 505 公里續航。
駕駛方面,威馬 E.5 搭載Living Pilot 智行輔助系統,支持 ACC 自適應巡航、AEB 自動緊急制動與 FCW 前方碰撞預警系統,還擁有 ESP 電子穩定控制系統、AUTO HOLD 自動駐車系統、TCS 牽引力控制系統、HHC 坡道輔助系統等主動安全配置。智能座艙方面,全新威馬 E.5 配備雙 12.3 英寸大屏和旋鈕式電子換擋,支持主駕電動 6 向調節、前排座椅加熱、前排閱讀燈、后排出風口等。
6、
售21.58萬元起,比亞迪漢家族全新上市
4月10日,比亞迪漢家族全新上市,量產版共分為8款車型,綜合補貼后售價區間為21.58-31.98萬元。另外,本次上市一同推出了漢EV千山翠限量版,售價32.98萬元。
相比此前漢家族有EV(純電)和DM(插混四驅)版可選,新車依舊提供EV和插混版,但插混版分為了DM-i和DM-p。DM-i主打燃油經濟性;而DM-p則主打性能,擁有3.7s的0-100km/h加速成績。
公司動態
7、
賈躍亭被法拉第未來解除職務
4月15日,法拉第未來(FF)結束了內部調查,并采取了更多紀律處分措施,包括解除其創始人、前CEO賈躍亭的執行官職務。法拉第未來在周四提交的備案監管文件中說,賈躍亭將繼續擔任首席產品官,并向執行董事長匯報工作。然而,他的角色將僅限于專注于產品和移動生態系統、互聯網、人工智能(AI)和先進技術研發。該公司在備案文件中表示,他將不再擔任高管職務。
今年3月底,FF公司透露他們的多名高管曾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傳喚,原因是該公司向投資者做出的不準確陳述?,F在內部調查結束,但法拉第未來的前景尚不明朗,目前無法推斷法拉第未來是否能夠按時提交2021年年報,以便能夠遵守納斯達克的上市規定,從而避免被摘牌的風險。
8、
嵐圖汽車、百度就汽車智能化達成戰略合作
4月15日,嵐圖汽車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汽車智能化展開深度合作。據悉,雙方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駕仿真云、汽車安全、智能地圖等業務領域展開優先合作,發揮二者各自優勢,共建智能駕駛、智能網聯落地新場景,探索新商業模式、新生態合作,推動中國高端汽車品牌的發展。
此次嵐圖與百度達成深度合作,或許意味著嵐圖已經把自動駕駛相關的工作全部“打包”給了百度。未來嵐圖的汽車上,很有可能會使用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或許還會用上百度的車機。
9、
長安汽車新能源車型UNI-KiDD面臨漲價
長安汽車將對新能源車型UNI-K iDD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6000元。此次價格調整將于5月1日00:00生效,在此之前下定的用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
據悉,長安旗下首款搭載藍鯨 iDD 混動系統的車型 UNI-K iDD 于今年 3 月上市,NEDC 純電續航為 130km,綜合續航里程可達 1100km。關于混動系統的解讀,社長的文章已經在安排了,關注混動的小伙伴們可以期待一下。
10、
長安汽車發布純電品牌“深藍”
4月13日,2022年長安汽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召開。會上,長安汽車發布全新數字化純電品牌“深藍”,內部代號C385的新車也一同亮相。在新能源領域,長安汽車計劃2022年推出包括阿維塔11在內的8款新產品,UNI品牌獨立化運營也在推動中,將在未來實現全系產品的電氣化。
具體信息,大家可以關注@電動大喇叭的解讀。
11、
蔚來合肥工廠正逐步恢復生產
蔚來汽車方面表示,目前,供應鏈略有恢復,合肥生產基地正逐步恢復生產,但后續生產計劃還有賴于供應鏈恢復情況。此前4月9日,蔚來發布聲明稱,自3月份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陸續停產,目前尚未恢復,受此影響,暫停整車生產。
這次突發疫情的狀況,的確打了各大車企一個措手不及。希望上海能夠早日恢復正常吧,上海加油!
12、
主打換電車輛,曹操出行簽約睿藍汽車
4月13日,曹操出行在重慶舉行發布會,曹操出行CEO龔昕表示,曹操出行用戶數已突破1.2億。會上還發布了兩條新的產品線“專車”與“惠選”業務,分別為曹操專車和曹操惠選。據了解,專車業務的定位是“國民專車”,而惠選業務的定位則是實惠出行。
此外,曹操出行還與睿藍汽車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今年223,睿藍汽車旗下款換電轎車楓葉60S正式上市。該車基于GBRC全球新代充電模塊化平臺打造,采用底盤整體換電理念,系按照“科技吉利4.0”推出的換電架構。合作后,曹操出行將持續上線楓葉60S換電車型,投入到全國各市場運營。
13、
長城汽車旗下魏牌宣布漲價
長城汽車旗下魏牌官微4月12日發布漲價說明稱,受原材料、芯片及核心零部件價格大幅上漲等綜合因素的影響,魏牌將對咖啡系部分在售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5000-12000元,將在2022年4月15日零時起正式生效。
除了此前剛剛上市就被認為“太貴”的摩卡DHT-PHEV之外,WEY的其他車型均有漲價,甚至還涵蓋到了WEY旗下的燃油車型。但結合此前奔馳、寶馬的漲價,以及整體大宗商品價格和原油價格(運輸成本)的上浮來看,這次漲價也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早有預謀。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看到燃油車品牌紛紛漲價的現象。
14、
特斯拉跑車Roadster重新開放預訂
特斯拉官網顯示,新一代跑車Roadster已重新開放預訂,預訂訂金為33.2萬元。根據預訂協議,在正式簽署購車協議前,雙方均可以隨時無理由取消預訂,并且消費者先前支付的預訂訂金將予以全額退還。
其實早在2019年,特斯拉Roadster就在國內開啟過預訂。當時的普通版訂金同樣是33.2萬元,而限量1000臺的創始人系列訂金則是165.9萬元,是目前最貴的特斯拉車型。此次特斯拉Roadster再次開啟預訂,和馬斯克本人承諾的“2023年在得州工廠投產特斯拉Roadster”有關。
希望這次不要再像上次一樣跳票了,謝謝。
15、
林肯純電動概念車將于4月20日發布
北京時間4月11日晚間,林肯官方推特發布預告片,宣布其純電動概念車將于2022年4月20日全球亮相。據悉,該款概念車將是該品牌首次推出的純電動車型。
根據林肯此前公布的計劃,該品牌將在2026年前推出5款純電動車型,據推測有可能是目前林肯在售的四款SUV車型(冒險家、航海家、飛行家及領航員)的純電版本,以及一款與福特Mustang Mach-E共享平臺的全新車型。
不知道這臺新車會不會和諸多SUV、以及新款林肯Z一樣,交由長安進行國產。
16、
本田計劃到2030年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
本田公司12日宣布,到2030年前將在全球發售30款純電動汽車(EV)車型,年產量增加至超過200萬輛。公司提出計劃到2040年實現全球發售的所有新車均為EV或燃料電池車(FCV),將致力于新一代汽車主力EV的開發,提升競爭力。今后10年投入約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63億元),用作EV等電動汽車及軟件在內的研發投資。
面對中國市場,本田計劃到2027年推出10款純電動汽車。在純電動汽車的生產體系方面,在中國除了武漢以外,本田還計劃在廣州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工廠。本田還表示,在中國市場的電池采購方案上,進一步加強與寧德時代(CATL)的合作。
本田目前的玩法是在各主要汽車市場找到電池供應商來共同生產電動車,就比如在美國和通用綁定、日本和AESC、國內和寧德時代,但未來的重點還是自研固態電池+智能化。
但目前看來,似乎和我們想象中的智能化不太一樣……
17、
奔馳計劃到2030年將碳足跡減半
梅賽德斯奔馳4月11日表示,計劃到2030年將每輛乘用車的碳足跡較2020年的水平減少一半以上。
為了實現碳足跡目標,梅賽德斯正努力實現其產品陣容的電氣化,該品牌預計到2025年使電動汽車銷量占到全球銷量的一半。到2030年,如果市場條件允許,梅賽德斯將實現全面電氣化。目前,該品牌的產品組合中只有6款純電動汽車。
在告別內燃機之后,奔馳的優勢似乎只剩整車調校、整車制造和內外飾設計了。
但這樣的外觀……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
18、
飛凡汽車再調價,最高漲1萬
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等因素影響,飛凡汽車將對飛凡ER6、飛凡MARVEL R兩款在售車型官方指導價進行上調,漲幅在3000-10000元不等,自5月1日零時起開始實行。
事實上,在今年2月,飛凡汽車就已經針對兩車進行了價格調整。其中,飛凡MARVEL R的官方指導價從21.98-25.98萬元調整至21.98-26.18萬元;飛凡ER6的官方指導價從15.58-20.08萬元調整至15.68-20.18萬元,全系車型售價上調1000元。
又是一家二次提價的車企,第一波漲價潮已經過去了,接下來可能要迎來二次提價潮了。
19、
廣本整合廣汽謳歌品牌資源加速電動化
4月8日,廣汽本田宣布自2023年起不再生產及銷售廣汽謳歌品牌現有產品。為進一步促進電動化戰略落地,廣汽本田將充分整合廣汽謳歌品牌資源,加入到電動化事業中,后續服務將由廣汽本田相關渠道繼續提供。未來,廣汽本田將加速構建以電動化銷售服務店、商超店為主題的全新渠道模式,2022年起,廣汽本田將以每年一款新車的節奏繼續推出e:NP品牌系列電動車型。
廣汽謳歌目前有CDX和RDX兩款車型在售,此前還有已經停售的謳歌TLX-L,廣汽謳歌2016年在中國發布首款車型CDX,并在當年宣布上市,不過,車型銷量始終表現一般,廣汽謳歌的退出,也將預示著廣汽本田未來電動化戰略的全面轉型。
國內新聞
20、
工信部要求車企OTA必須備案
4 月 15 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開展汽車軟件在線升級備案的通知》?!锻ㄖ愤M一步規范了車企在發布汽車軟件在線升級(又稱 OTA 升級)時,必須要進行備案。
如果企業被發現未按規定備案、隱瞞真實情況、提供虛假材料、不能持續保持企業 OTA 升級管理能力、以及存在產品一致性等問題的,工信部會依據管理規定進行處理。
如今很多車企都會通過OTA來更新功能,其中有些車企通過OTA升級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若不實行備案管理,車企有可能通過OTA來規避召回責任。工信部這則通知,看樣子是要嚴管車企OTA活動了。
21、
何小鵬稱國內整車廠或面臨停產
4月14日晚間,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朋友圈發文稱,“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鏈企業還無法找到動態復工復產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了?!?/span>
對此,華為余承東也在朋友圈發文表示:“的確如此,上海如果繼續不能復工復產的話,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業產業涉及上海供應鏈的,都會全面停產,尤其是汽車產業!產業經濟損失/代價將會很大!4月中旬開始,部分企業就已經開始因上海等封閉導致供應鏈斷供停產了?!?/span>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同樣表示,4月全國汽車產銷壓力確實很大。
整車制造需要龐大的供應鏈,任何一個零部件生產出現問題,都有可能會引起供應鏈緊張,影響整車生產。目前上海仍深陷疫情,位于上海的汽車工廠紛紛陷入停產的狀態,這直接影響到了全國的供應鏈,希望局面能快快好起來。
國際新聞
22、
Stellantis和高通達成合作
Stellantis集團旗下共有15個汽車品牌,包括阿爾法·羅密歐、雪鐵龍、Jeep、瑪莎拉蒂。近日,Stellantis和高通宣布達成在未來多年內的技術合作,打造車聯網5G智能車艙系統。自2024年起,高通將利用最新驍龍數字底盤為Stellantis的14個汽車品牌數百萬輛汽車提供智能、可定制和沉浸式的車內體驗。驍龍數字底盤解決方案將首先應用于瑪莎拉蒂品牌,賦能Stellantis集團的下一代信息影音系統。
此次Stellantis與高通的合作,可能主要是尋求高通的數字化賦能,以更好地向轉型自動駕駛。Stellantis也表示,軟件是其向科技移動公司轉型的關鍵支柱之一,集團在電氣化和軟件方面投資355億美元,并預計到2030年僅軟件業務就將達到225億美元。
23、
遠景動力宣布在美新建動力電池工廠
美國當地時間4月13日,遠景動力(Envision AESC)宣布將在美國肯塔基州新建一座動力電池超級工廠,規劃產能30GWh,并具備擴容至40GWh的潛力。
今年3月16日,遠景動力已經和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達成合作,成為奔馳在美國的動力電池供應商。目前,遠景動力已在中國、日本、美國、英國及法國布局了10大生產基地,2025年零碳電池總產能將超過300GWh。
隨著遠景動力的產能不斷攀升,未來的電池制造領域很有可能變成一超多強的格局。
24、
奔馳EQXX高速續航實測突破1000公里
梅賽德斯-奔馳4月14日宣布,其電動概念車 Vision EQXX 成功完成了“一次充電、續航超過 1000 公里”的實際測試,這也是目前全球純電動車充滿電后能跑到的最遠距離。
VisionEQXX能夠創下紀錄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其0.17Cd的風阻和2.12㎡的裝瘋系數,而最大的原因是其僅重1755kg的輕量化車身。
看來在工業設計和工業制造方面,奔馳還真是大爺。
25、
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自動駕駛汽車
已全面搭載真正冗余傳感系統
4月13日,英特爾子公司 Mobileye 展示了搭載其真正冗余(True Redundancy)傳感系統的自動駕駛汽車在以色列行駛的情況。測試車輛在自動駕駛模式下行駛時,成功模擬了需多次??康木W約車服務場景。這是Mobileye首次將這兩個子系統整合在一起,以此來展示未來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應該具備的表現。
據 Mobileye 介紹,真正的冗余包含兩個獨立的子系統,其中一個僅采用攝像頭,另一個采用了激光雷達和雷達的結合。這兩個子系統互為備份,而非相互補充。因此,該傳感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更長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
同時,據外媒報道,Mobileye將于今年晚些時候上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為IPO主承銷商,市場對該公司的估值可能高達500億美元。
26、
特斯拉標準續航版Model Y開始交付
據特斯拉員工內部電子郵件顯示,首批搭載4680電池的標準續航版Model Y已經于得州工廠正式下線。新車目前僅面向特斯拉員工進行交付,內部售價為5.999萬美元(約合38.2萬元人民幣),相比現款的2170版本降低了3000美元。
如果這不僅僅是內部售價、而是真實價格的話,那4680電池+一體式壓鑄技術的確能夠降低不少成本,希望早日引進國內。
車企銷量
27、
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46.5萬輛和48.4萬輛
今年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總產量為43.7萬輛,批發銷量為45.5萬輛,零售為銷量44.5萬輛,其中有約80%為純電動車。而批發和零售的市場滲透率也分別達到了25.1%和28.2%,再創新高。
本月新能源滲透率逼近30%、再創新高的原因,其實是是受疫情影響,上汽、一汽等品牌的相關燃油車的產量受限,導致新能源車分子變大的同時,整體車市的分母變小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或許4月份還會延續這一現象。如果新能源車終端再加把勁,突破30%也并不是沒有可能。從整體銷量來看,依然是比亞迪靠著DM-i和EV車型一騎絕塵,特斯拉和五菱同樣勢頭很猛,但其他品牌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換句話說,未來幾年還會再打好幾場硬仗。
28、
福特中國第一季度在華銷量12.5萬輛,
電馬全系將漲價
4月14日,福特中國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在華共銷售汽車近12.5萬輛,同比下降18.8%,乘用車第一季度銷量達46719輛。其中,福特Mustang Mach-E 3月向客戶共交付969輛汽車,最快六周交付。
同時,福特電動銷售人員4月13日發給意向消費者的一張海報顯示,Mustang Mach-E全系電馬調價在即,各車型價格漲幅7000元到22500元不等。據銷售人員透露,目前還沒有得到確切漲價時間,預計在4月20日至30日之間。
福特中國一季度銷量下滑近20%,成績落后于整體中國乘用車市場。除了疫情等外部因素之外,福特也同樣面臨著電氣化轉型的問題,因此福特將2022年視為其電氣化發展的重要一年。但只靠電馬一臺車還有些獨木難支,顯然還需要其他新能車型加入,才能一同撐起電氣化的大任。
29、
威馬3月交付新車5516輛
威馬官方公布3月銷量數據,共交付新車5,516輛。
雖然威馬3月銷量算得上大漲,但整體銷量與其他新能源品牌還有不小的差距。威馬要想不掉隊,可得加把勁了。
30、
長城汽車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51萬輛
長城汽車3月汽車銷量為100930輛,同比下降8.86%。3月新能源車銷售15057臺,1-3月累計銷售35403臺。
其中歐拉品牌3月銷售14264輛,歐拉好貓月銷售6374輛,環比增長56.8%,1-3月累計銷售19460輛,單車型銷量同比大增240%。魏牌3月銷售4755輛,環比增長7.3%,今年1-3月魏牌累計銷量14285輛,穩中有升。
總銷量降了,新能源銷量卻增加了,并且新能源銷量全靠歐拉撐場面,長城推出專注女性車主的歐拉品牌,在商業角度講絕對是成功了。
31、
奇瑞汽車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0350輛
奇瑞汽車3月份銷售汽車81818輛,同比增長2.2%;其中,新能源銷量20350輛,同比增長261.5%。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奇瑞汽車的銷量占比中已近三成。
截至目前,奇瑞小螞蟻和QQ冰淇淋累計銷量已突破30萬輛。2021年底上市的奇瑞QQ冰淇淋,以超過7萬輛的預售訂單數創造了中國新能源車型的預售紀錄,單月銷量連續過萬。
文章轉發自電動車公社,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